無條件基本收入:一場關於未來社會的深刻討論
什麼是無條件基本收入?
近年來,「無條件基本收入」(Universal Basic Income,簡稱UBI)這個概念逐漸受到全球關注,從學術研討會到政治辯論,甚至在矽谷的科技領袖間也頻頻出現。但究竟什麼是無條件基本收入?它又可能對我們的社會帶來什麼樣的影響?這篇文章將深入剖析UBI的定義、運作方式、優缺點,以及它在不同國家和地區的試行計畫,希望能為您提供一個全面的了解。
UBI 的核心概念:一筆定額、定期、無條件的現金補助
簡單來說,無條件基本收入是指政府定期且無條件發放一筆足以維持基本生活的現金給所有公民,不論其收入、工作狀況、社會地位或任何其他條件。這與我們現有的社會福利制度有著根本性的不同。
- 普遍性 (Universality): UBI 的「無條件」意味著所有公民,無論貧富,都有權利領取這筆補助。沒有資格限制,沒有申請門檻。
- 定期性 (Periodicity): 補助並非一次性的,而是定期發放,通常是每月一次,提供持續性的經濟保障。
- 足額性 (Sufficiency): UBI 的金額必須足以應付基本生活需求,包含食物、住所、衣物等。具體金額的設定會因國家/地區的生活成本而有所不同。
- 無條件性 (Unconditionality): 這是UBI最核心的特點。領取者不需要工作,也不需要證明自己正在積極尋找工作。這筆錢的用途也完全由領取者自行決定,政府不會干預。
UBI 與現行社會福利制度的差異
與現行的社會福利制度相比,UBI有著顯著的差異:
| 特性 | 現行福利制度 | 無條件基本收入 | |-------------|----------------------------------------------|---------------------------------------------------| | 適用對象 | 特定群體 (例如失業者、低收入戶) | 全體公民 | | 申請條件 | 通常需要符合特定資格 (例如收入限制、工作狀況) | 無任何條件 | | 補助方式 | 多種形式 (例如現金補助、食物券、醫療補助) | 純現金補助 | | 行政成本 | 通常較高 (需要大量的審核和管理) | 相對較低 (由於適用對象廣泛且無條件) | | 工作誘因 | 可能降低工作誘因 (因領取福利可能影響其他補助) | 不影響工作誘因 (領取者可以同時工作並領取UBI) |
為什麼要推動無條件基本收入?UBI 背後的邏輯
支持者們認為,推動UBI有許多好處:
- 應對自動化浪潮: 隨著科技的快速發展,越來越多的工作崗位面臨被自動化的風險。UBI可以為那些因自動化而失業的人提供一個安全網,保障他們的基本生活。
- 減少貧富差距: UBI可以提高低收入群體的收入水平,從而縮小貧富差距,促進社會公平。
- 改善健康狀況: 研究顯示,經濟壓力與心理健康問題密切相關。UBI可以減輕人們的經濟壓力,改善他們的心理健康。
- 促進創業創新: 許多人不敢冒險創業,是因為擔心失去穩定的收入來源。UBI可以為他們提供一個經濟基礎,鼓勵他們去創業,推動創新。
- 簡化社會福利制度: UBI可以取代現有的許多複雜的社會福利制度,簡化行政流程,降低行政成本。
- 賦予個人更多自主權: UBI讓個人可以更自由地選擇自己想要做的事情,例如進修、照顧家人、參與社會活動等。
UBI 的潛在問題和挑戰
儘管 UBI 具有許多潛在的好處,但也存在一些潛在的問題和挑戰:
- 成本高昂: 為所有公民提供基本收入需要龐大的財政支出。如何籌措資金是一個重要的問題。
- 通貨膨脹: 如果 UBI 的金額過高,可能會導致通貨膨脹,抵消其帶來的效益。
- 工作誘因降低: 有些人擔心 UBI 會降低人們的工作誘因,導致勞動力市場萎縮。
- 濫用風險: 儘管 UBI 是無條件的,但仍需要防止濫用情況的發生,例如虛報身分領取補助。
- 社會污名化: 有些人認為領取 UBI 會被視為一種「不勞而獲」的行為,受到社會的污名化。
全球各地的 UBI 試行計畫
為了更深入地了解 UBI 的實際效果,許多國家和地區已經開始進行試行計畫:
- 芬蘭: 2017 年至 2018 年,芬蘭對 2000 名失業人士進行了 UBI 試驗,結果顯示,領取 UBI 的人士的幸福感和健康狀況有所改善,但對就業的影響不大。
- 美國: 在加利福尼亞州斯托克頓市,進行了一項名為「Stockton Economic Empowerment Demonstration (SEED)」的 UBI 試驗,結果顯示,領取 UBI 的人士的就業率有所提高,而且他們更傾向於從事全職工作。
- 加拿大: 安大略省曾進行過一項 UBI 試驗,但由於政府更換,試驗提前結束。
- 肯亞: GiveDirectly 組織在肯亞進行了一項大規模的 UBI 試驗,為大量村民提供長期的基本收入,結果顯示,UBI 可以提高村民的收入、改善他們的健康狀況,並促進經濟發展。
- 西班牙: 西班牙政府在 2022 年啟動了一項全國性的最低生活保障計畫,類似於 UBI,旨在保障低收入家庭的基本生活。
UBI 在台灣的可能性與討論
台灣的社會環境和經濟狀況與其他國家有所不同,因此推動 UBI 面臨著獨特的挑戰和機會。例如,台灣的勞動市場相對彈性,自動化的威脅可能不如其他國家那麼迫切。但台灣的貧富差距也日益擴大,社會福利制度也存在一些不足之處。
在台灣,關於 UBI 的討論主要集中在以下幾個方面:
- 資金來源: UBI 的資金來源問題是最大的挑戰。可能的方案包括改革稅制、削減其他社會福利開支、或發行國債等。
- 補助金額: UBI 的補助金額必須足以應付台灣的生活成本,但又不能過高,以免引起通貨膨脹。
- 實施方式: UBI 的實施方式可以有多種,例如直接現金發放、或透過數位帳戶發放。
- 社會共識: 推動 UBI 需要獲得社會大眾的廣泛支持,這需要進行大量的宣傳和教育工作。
結論:UBI – 未來社會的一個重要選項
無條件基本收入是一個複雜且具有爭議性的議題。它既有潛在的優點,也存在一些潛在的缺點。無論如何,UBI 都代表了我們對未來社會的一種思考,一種對科技發展、貧富差距和社會公平的深刻反思。
隨著科技的進步和社會的變化,UBI 可能會成為解決這些問題的一個重要選項。然而,要真正實現 UBI,需要進行更多的研究和試驗,並在充分考慮各方面的因素後,制定出一個可行的實施方案。在台灣,關於 UBI 的討論才剛剛開始,相信在未來,會有更多的人參與到這個討論中來,共同探索 UBI 的可能性,為我們的社會創造一個更美好的未來。